漯河文联网-漯河文艺网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文章

用绘画铺就壮阔人生 ——陈德周的七十余年绘画之路

2020-4-2 13:40|查看: 2670|评论: 0

摘要: 用绘画铺就壮阔人生 ——陈德周的七十余年绘画之路.

用绘画铺就壮阔人生

——陈德周的七十余年绘画之路

左素莉

·陈德周简介·

陈德周,1939年10月出生于漯河市。油画《送肥》入选河南省文艺界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展(省二届美展),并在河南省多家文艺刊物上发表。1960年创作的水粉画《支援农业》、1963年创作的油画《课余》,入选省级美展,并在《河南日报》发表。1964年创作的油画《运粮》《远航归来》和宣传画《既是普通劳动者,又是生产的组织者》入选河南省第三届美展。 1967年创作的版画《革命委员会好》,被河南省委筹备委员会作为宣传材料。1972至1978年,创作的宣传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学大庆》等均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0年之后,创作的电影宣传画《毕升》《奴里》《走向深渊》,指墨画《观云图》《秋日胜春》《秋荷图》《硕果图》入选省级美展并获奖。近年创作完成的大幅油画《那年那月》入选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并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

  

《河上老码头》


8岁钟情绘画,70余年痴心不改;中西画皆精,山水、花鸟、人物皆擅。70多年来,陈德周把全部心血倾注到绘画创作上。他的心血化作了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灌溉着他热爱的绘画艺术。一幅幅才情洋溢的作品,构筑出陈德周葱茏俊逸的生命气象,为他铺就了一个多彩壮阔的人生。

1947年,陈德周8岁,两位张姓兄弟在逃亡过程中到陈德周家中避难,陈德周家人心善,就收留了两兄弟。其中一人天天画山水画,年幼的陈德周就好奇地站在一旁观看。他还送给陈德周一本《芥子园画传》,教陈德周如何按画谱上的步骤临习,使陈德周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本《芥子园画传》,从8岁临摹到十多岁。这本书是陈德周的绘画启蒙书籍。15岁时,陈德周拜当时漯河最有名气的三位老画家为师,学习画画。因擅长绘画,他在学校承担了办墙报的任务。

1955年,正值寒假,16岁的陈德周被推荐到许昌参与筹办“许昌地区水利建设成就展”,临摹油画《东方红》、画大型毛主席像。这是陈德周第一次出远门。许昌地区一位副专员看了他画的画后称赞说:“小小年纪就画得这么好,真是个人才!”第二年,有关单位就把17岁的陈德周推荐到漯河市文化馆工作。参加工作后,陈德周依然坚持研修绘画。听说从“大地方”来了一位绘画高手,名叫舒秉孚,在漯河师范授课,陈德周就拜他为师,跟他学了一年多绘画。一年多的学习,让陈德周受益终生。在市文化馆工作期间,陈德周画了大量巨型壁画、宣传画。对宣传画创作,他总结的经验是主题要鲜明、图式壮伟大气、人物形象要生动,人物形体要适度夸张。1959年,陈德周画了一幅名为《送肥》的油画,入选河南省第二届美展。

国画作品

1961年,陈德周被送到郑州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进修。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创作的水粉画《支援农业》、创作的反映学生生活的油画《课余》均入展省级美术展并被《河南日报》刊发。

1964年,陈德周创作的油画《运粮》《远航归来》及宣传画《既是普通劳动者,又是生产组织者》三幅作品入选河南省第三届美展。1974年,陈德周画的油画《炼钢工人》与靳尚谊、王式廓、郭绍纲这些大师级人物的画作一起收录同一本书中。省豫剧三团想把陈德周调过去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但是被陈德周拒绝了,因为他只想画画。

1980年,陈德周带着自己的油画作品赴广州美院拜访郭绍纲、王肇民、周大集等教授,他们看了他的作品后大加赞许:“构图雄伟,色彩很有生命力!”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中国画更久远的画种,我对中国画一直怀有深深的迷恋。”陈德周说。1985年以后,主要画油画的陈德周开始主修国画。在他看来,国画更能表达出画家的内心感受和思想。

“我画画还有个特点是:看山后画山。我不在屋里面闭门‘造山’,必须得出去看,看完后才有灵感。你不看山不看实景,你不到生活中去,就不会产生新的意境。”陈德周说。几十年来,他坚持外出采风写生,尤其对太行山情有独钟。选择太行山入画,既是艺术创作的需要,也因他对脚下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怀有无限深情。20世纪70年代,红旗渠建成通水,红旗渠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陈德周就是其中之一。在太行山写生时,从一座山到一片云,陈德周都细心琢磨,从不忽略每个细节。他注重观察,善于思考,将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融入绘画当中,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绘画方法,极其精准地将太行山的神韵行于笔端。

《奔云流火经天落》

陈德周不惧寂寞,长年累月埋头读书写诗,研究国画大师的作品,兼采众长,不拘一家。他曾写下一首诗《求索灯》,表达读书习画感受:“陋室求索夜挑灯,南窗月明洒竹影。乘除古今万卷开,乾坤偌大尽可容。三尺白纸虽然小,经纬只在指上弹。”他潜心研究晚唐五代荆浩开创的北派山水,汲取传统精华,努力传承精髓,后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北派山水。每一位试图创新的艺术家都必须翻越这座山峰——传统。正如近代杰出国画家李可染所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陈德周热爱生活,不论家搬到哪里,都会弄一块花圃,一边培植花木,一边深入观察,将体会诉于笔墨。他的花鸟画画其所爱,抒其所感,用笔抑扬有致,用色灵动俏真,用墨酣畅融润,个中情味,动人心怀。他画的是大写意,对于明清以来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广泛涉猎,细心体味,下笔凝重老辣,既大胆创新又不失传统,既气韵生动又含蓄蕴藉。

《中国美术家报》总编、当代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创作研究室副主任王无际看了陈德周的国画作品后感慨地说:“他的画作远观气势撼人,近观惊心动魄,笔精墨妙,开拓了传统北派山水画的现代风格,是当代北派山水的代表性画家。”

《秋清泉气香》这幅画正如王无际所说,远观气势撼人,巍巍山峰高低错落,浑然大气中勾勒了山形走势,山体雄强而峰石瘦劲如削,峰峦奇绝又各呈姿情,或左观或又盼,或垂视或仰望,越看越觉得惊心动魄,因为山活了起来,有无限的生命力在涌动。在这幅画的下方,水畔杂树秀润茂立,或聚而成趣,或散而疏远,瓦房茅屋在树木掩映护拥中,房中一古人在读经之暇,眺望无限辽远的水面。人物虽然面目不清,但越观越觉得神态高妙,人物的远眺成了此画的点睛之处,看似不经意实为精心安排,把整个山水巨制导向一个似有还无的空白处,即所谓“千山万山看不厌,醉人还在缥缈间”,在刻画大山大水、营造造化生机的同时,表现造化与人文的和谐。

《金风》

陈德周的现代北派山水不是一味写实,他是在观察写生、参悟归纳后的再创造。在他的许多画中都画了古人,或茅屋读经,或远眺云起,或品茶下棋,或看山观瀑,或参悟造化,不一而足。他画古人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与造化和谐的精髓,以古人作为传统文化一个必不可少的符号,来唤起人们与自然感知相通、和谐一家的情怀。

陈德周在画中注重气势和意境的营造。他认为:“山水画的意境,应是一种充分的物我交融。”他之所以擅长画北方的山水,是他内心长时间的一种积累,一种气质和情怀,一种对人文的思考。他的画整体雄浑、厚重,表现出了北方大山大水的特征和自我感受,既表现了北方石质坚凝的风骨,又表现了画家刚健爽直的个性。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精华,借景抒情、笔墨精妙、气韵生动,都从陈德周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了。他还借鉴了西画元素,表现山石空间的纵深感,融入空气和光影,注意整个画面色调的统一,丰富了山水画的笔墨语言。

20世纪90年代,陈德周的画作就在东南亚被广泛收藏,在北京、南京等地展出,广受好评。这个时期是陈德周个人艺术风格和北派山水画获得认同的重要阶段。1998年,陈德周的国画《送寒余雪尽 迎春早梅新》入展全国政协10省(区)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一等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收藏。2013年9月,陈德周的一幅丈二长的巨幅作品《五虎迎福图》被正举行60年校庆的南京理工大学收藏,这幅画气势宏大且寓意南京理工大学地处虎踞龙盘的中山陵景区,体现出了创建60年的学校和谐景象和人文意趣。

《三丝图》

2014年,一向不事张扬的陈德周这块金子终于被发现了。他来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本意是给自己出本画册,但是,一拿出自己的作品,编委会的人都赞不绝口,大力推荐他的画作放在“大红袍”系列中出版。“大红袍”系列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首次以高规格、高品质先后出版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等20位著名艺术家专辑。“大红袍”系列是为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一种高规格画集,因其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备受美术理论研究者和专业艺术爱好者的推崇。“大红袍”画集出版后,都会马上在美术界和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陈德周未曾想过自己的作品会放在“大红袍”系列中出版,毕竟,那些头衔众多的“著名画家”也未能如愿,而陈德周仅仅递交了几幅自己的作品,就得到出版社主编的大力推荐。

2015年7月3日至5日,陈德周在省美术馆举办“汲古返本 传承开新”山水画作品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馆等单位主办,是陈德周艺术生涯的一次重要总结。本次展览中,除了传统的山水、花鸟作品外,还展示了陈德周近几年创作的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系列焦墨作品。其气势之大,构图之巧,用墨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古往今来,表现太行的绘画形式很多,焦墨却并不多见,而陈德周选择了焦墨。作品与《三峡纪游》系列作品同为鸿篇巨制,皆笔力雄强,线质崛峥,墨色苍烈,势行跌宕,气意旷朗;大白分割、穿插、烘托、比兴手法激活线势、墨气意境,可谓山魂、水意发自千山竞秀、万壑争流的气韵通达之作。

秋娇》

2017年7月,陈德周的43幅作品被河南省美术馆收藏,包括油画、水彩画、国画、素描、版画等,并于2018年12月6日至25日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作品展,全面展示陈德周的创作成果。

陈德周说:“我深深地热爱故乡,美丽的沙澧河滋养了我的生命,带给我很多灵感。我已快到耄耋之年,这一生我的追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画画,当一名画家。回首走过的路,我无怨无悔,所有研习绘画过程中滋生的烦恼都已成为幸福的回忆。是绘画成全了我,让我的生命充盈有质地。随着岁月的流逝,希望我的作品能给我热爱的这片土地带来更多荣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