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文联网-漯河文艺网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文章

饮烈酒 书雄文 持侠风 ——知名剧作家余飞的艺术人生

2020-4-2 15:28|查看: 2429|评论: 0

摘要: 饮烈酒 书雄文 持侠风 ——知名剧作家余飞的艺术人生

饮烈酒 书雄文 持侠风

——知名剧作家余飞的艺术人生

陈思盈

·余飞简介·

余飞,本名于富海,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自幼学戏,当过演员,放过电影,后供职于新闻媒体。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戏剧文学学会理事,漯河剧协副主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发表(上演)各类文学、戏剧等作品百余万字。他创作的歌曲《难忘岁月》《沙河汉子》《中原夯歌》连获三届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戏剧小品《女儿在等待》获最高检察院颁发的“金鼎奖”;新编古装戏《荣辱商贾》获河南省戏剧大赛优秀剧本奖;大型现代戏《白发亲娘》一举囊括河南省戏剧大赛八项金奖,并先后获河南省“优秀文艺成果奖”、首届河南省“黄河戏剧大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6年8月,根据该剧改编的戏曲电影《白发娘亲》投拍,并于2017年11月在新农村院线上线——这是漯河市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电影。该剧于2016年底被河南省纪委列为全省巡演剧目重排上演。近年来,他创作了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沧海残阳》,已经公开出版发行。

长篇小说《沧海残阳》书影


若干年前,一干文友于酒后有感于他在业余时间、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结出的丰硕成果,又得知他此生竟没有见过一个毕业证的特殊经历后,不禁惊呼其为“文盲作家”!

对于如此戏称,没想到他竟欣然笑纳:“我喜欢!”

这就是余飞。

当年,著名文化学者李铁城先生碰巧看了漯河市建党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对晚会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赞赏有加,尤其对文采飞扬的主持词赞不绝口,专门委托朋友邀主持词的撰稿兼执行导演余飞见面小酌。李铁城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台晚会,尤其是主持词,极富文采!”素不轻易论文优劣的老先生,不但在那晚和余飞把酒言欢,还在不久后把自己出版的、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艺成果”的专著《新道德经》一书,寄给了忘年交余飞,并在扉页上题写“饮烈酒,书雄文,持侠风”。

许多年过去,李铁城先生的厚望成了余飞鞭策自己为文、为人的动力。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没有让先生失望。

戏曲电影《白发娘亲》拍摄现场


他创作了

诸多令人深思的文艺作品

先不说其他,单就一出现代戏《白发亲娘》,在舞台上成活了16年至今仍在演出,其间换了三代演员、演出已近2000多场,且还在继续,并先后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电影,被省纪委列为全省巡演剧目。

该剧当年参加全省戏剧大赛,一举囊括省戏剧大赛8项金奖,打破了我市在省级以上赛事中没有获过大奖的记录,后来又相继获省“黄河戏剧大奖”、“河南省优秀文艺成果奖”;参加全国“映山红”戏剧大赛又获金奖,进京到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连续三届的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他连拿了五个奖,其中两届他每次都有两件作品获奖。

当然,他是一个没有学历、没专业学习过,却在业余时间有数十部大小戏剧和百余万字的多种文学作品问世,在本职工作中靠破格才评上中级职称的作家。戏说他是“文盲作家”,还真没亏说他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盲作家”,却创作出了许多让人哭、让人笑,又让人深思的文艺作品。关于他的作品,从以下场面里可见一斑——

戏曲电影《白发娘亲》拍摄现场首映式

2018年5月4日,由余飞根据自己创作的现代戏豫剧《白发亲娘》改编的戏曲电影《白发娘亲》在人民会堂首映。作为舞台剧,《白发娘亲》已经由我市豫剧团在省内外巡回演出近2000场,获得多项国家、省级大奖;电影于2016年8月底在漯河开机,2018年5月初首映,首映式上,市委书记嵩慧杰出席并致辞。

嵩慧杰说:戏曲电影《白发娘亲》突出本土特色,是第一部真正属于漯河的电影,影片有着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漯河影视剧创作的一次重要探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生动实践。

从《白发亲娘》首演至今,转眼16年过去了,但该剧仍然具有旺盛的生机。这不仅是余飞本人的荣誉,更是漯河文艺界的骄傲。这部作品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文艺创作,一定要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不是靠“吹”“捧”或用钱“砸”出来的,而是经过时间验证、得到观众认可的产物。

在电影的首映式上,余飞一改他平时的诙谐、幽默,饱含深情地说:“沙澧河水养大了我,我要以自己的一生给她以回馈……”


他说

要为漯河干点自己该干的事

2018年7月12日,为纪念我市临颍籍首任台北知府陈星聚诞辰201周年,大力宣传他在建设台北、保卫台北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余飞创作的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沧海残阳》,在《漯河日报·水韵沙澧》版面连载刊登。以小说的艺术形式讴歌陈星聚这样一个民族英雄,让诞生英雄的这块土地为之自豪,这是他写这部作品的初衷。

十年磨一剑。

在写《沧海残阳》这部小说之前,余飞已经写出了大型历史剧《台北知府》,并先后由河南豫剧二团和漯河豫剧团立上舞台。其间,省豫剧二团把这出戏带到了台湾进行了文化交流,海峡两岸的观众均给予极高的评价。作为这个戏的编剧,他已经算获得了成功,但是,他却没有成功的快感。“我总觉得这个人物身上的那些现实社会急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只以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是远远不够的,我还应该为漯河孕育出的这位民族英雄再做点什么。”余飞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又在舞台剧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台北1884》、32集电视文学剧本《沧海横流》的创作。基于影视作品的完成环节复杂,且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他一口气又完成了长篇小说《沧海残阳》。

戏剧《台北知府》剧照

“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纯正的小说。对于作家来说,一个好题材就应该深入挖掘,挖掘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激发个人思考的过程,能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自己的素养和人格。”余飞说这话的时候,他从开始为这个历史人物树碑立传到现在已过去整整十年。

在与河南省文联原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田中禾小聚时,余飞把沉甸甸的、厚厚两大本、五十多万字的书稿拿给了他。田中禾在纵览全书后,明白了余飞为什么会对陈星聚这个人物着迷——

“这五十多万字里,不止承载着时光、辛劳,还承载了余飞对中华文明、中原文化和民族英雄精神养成的追索。”


他是

从这样的路上走过来的

悠悠的沙澧河水孕育了两岸的无数儿女。

召陵区老窝镇境内,距沙河河堤不足一公里处,背倚沙河的便是下堤于村。这个现在仍然叫下堤于的小村,其实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被改过名字——延德寨,只是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太短,知之者甚少。就是这个当时不足千人的小村,未逾四世竟有两人进士及第。周围的村民每每提及下堤于,便会流露出一副羡慕的神态:“人家那地方,文脉盛啊!”

本名于富海的他,就出生于下堤于村。他在实际只有三年多的小学时间里,把全村能找到的书统统读完了。14岁那年,为了能吃上白面馍,他考上了郾城曲剧团。这让他常常自诩自己是“唱戏出身”。

在剧团,他当过演员,干过乐队,还对画布景感兴趣。当时正在团里做舞美设计的李伯良先生慧眼识才,就向领导建议让他学习画布景。

不久,县电影管理站需要充实放映员。“这孩子腿长,拉架子车跑得快。”来挑人的领导因为这相中了他。从此,他开始了五年多拉架子车走村串巷、吃“派饭”的历程。也就是在这五年多里,他没有丢掉刚刚入门的画画技艺,还在走街串巷中积累了许许多多鲜活的生活素材,这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恢复高考时,余飞说他竟不自量力地去参加了两次高考,结果都是因没进数学考场,导致总成绩与录取分数线仅差几分而无缘大学门槛。后来,不甘平庸的余飞改弦更张,踏上了当时十分时髦但已经很拥挤的文学小道,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有作品见诸报端。

1984年,老师李伯良调到了县文化馆抓文艺创作,发现当年喜欢的学生竟兴趣转移并和自己殊途同归,自然为学生在新的领域小有成就而喜出望外,并建议把他调入文化馆,推荐他去“河南省文艺干校编剧班”学习。

这次学习对余飞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授课的老师都是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大腕儿,学员除要消化所学知识外,还要进行剧本创作,并一定要交作业。

余飞讲述豫剧沙河调的前世今生

1985年,余飞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洪武夜断》参加了原许昌地区首届戏剧大赛,并一举获得一等奖(与《倒霉大叔的婚事》并列)。当时,他俨然许昌地区编剧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有点飘飘然。然而,这个奖还没来得及颁发,就赶上了区划,地区没有了,奖也就发不成了。他说:“幸亏没发奖,要不然我就不知道自己哪只脚朝前了呢。”

没有发奖,当时他有一些失落,但也让他走出了一条较为坚实的文艺创作之路。1986年,余飞创作出新编古装戏《荣辱商贾》,当年便被推荐到鸡公山参加全省剧本分析会,但因为种种原因,该剧直到1997年才被漯河豫剧团立上舞台,参加了省戏剧大赛并获优秀剧本奖。他说,这才真的是“十年磨一戏”。

1992年,余飞到漯河日报社工作,并当上了副刊编辑。报社第一张大开的《漯河内陆特区报》,刊发了他的通讯《绿叶小姐》,并在当年的河南省副刊作品评选中获二等奖。

一晃又是十年。

2002年,余飞突然拿出了大型现代戏《白发亲娘》,并一举囊括省戏剧大赛8项金奖,打破了我市在省级以上赛事中没有获过大奖的记录;2004年8月,他率领该剧相关工作人员赴京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受到了领导、专家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接着,他又陆续推出了大型古装戏《巾帼雄风》《台北知府》,小戏《姐夫哥与小舅子》《我想有个家》等,并被立上舞台,还有反腐倡廉的现代戏《拼图梦》、扶贫攻坚的《沙河湾》,与漯河历史文化有关的《莫邪关》《小商河》等剧本在案头被精心修改……

他写剧本,写小说、散文,也写诗歌和歌词,那些获奖证书大多是这些作品挣的。

都说辉煌属于过去,可看到这一部部响当当、沉甸甸、硬邦邦的作品和堆在墙角那满满一麻袋获奖证书时,记者还是被这个戏称自己爱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大秤分金(他经常遗憾地说,这最后一项怕这一辈子也实现不了了)、颇具江湖遗风的沙河汉子给震撼了。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文盲作家”,竟写出了那么多柔情百转、才气横生的文艺作品,这难道不是淙淙的沙澧河水带给他的泉涌文思吗?


他说

要以文化人以艺载道

余飞是从副刊编辑的岗位上退下来的,他对后来负责该版面的历任编辑都有交代:编辑必须有自己的编辑思想,副刊之所以是副刊,是因为它是围绕报纸中心而存在的;我们的报纸是党报,自然一切以配合市委的中心工作为宗旨,副刊虽然以刊发文艺作品为主,但对文艺的定位一定要准确——文艺就是文化艺术,就是“以文化人,以艺载道”,文不化人不足为文,艺不载道就是玩把戏!

余飞编辑副刊,对作品的要求极严。张福祥老先生生前写的“老漯河人说漯河”系列文章是他陆续推出的,后被结集成《老漯河说漯河》一书,成为漯河本地一本弥足珍贵的民俗读物;乔聚坤先生的“老少爷们儿”系列文章,是我们本地民风民情的特殊展示,余飞专门为其连载,专门为栏目起名为“老少爷们儿”。

2002年起,余飞自筹资金连续举办五届“桃花笔会”,培训青年作者达400多人次,为我市的文化艺术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备足了后劲。如今,经他发掘、培养、扶持的文学青年,有的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作家,有的走上了编辑、记者的岗位,有的活跃在当今文坛,成为我市文坛强劲的生力军。

余飞为漯河日报文艺副刊作者点评作品

作为一名文学编辑,我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事业散枝开花,很开心,他却很慎重地对我说:“记着,作者叫你一声老师万不可认真,咱既不授业,又不传道,更不解惑,凭什么当人家的老师?人家那是尊重咱,说穿了,是尊重咱的职业!所有作者都是文友,应该感谢他们支持了咱的工作!”

对他的谆谆教诲,我深以为然。

余飞常常说自己不识几个字,虽然写了一点东西,但也只是“我手写我心”,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他《乡村笔记》系列里不花哨媚俗、不矫揉造作、不装腔作势的耿直率性。他对漯河的风土人情及文化古迹、历史名人所做的文学的解读,饱含着浓郁的真情。他朴实的语言、老辣的文思和他营造的中原人难以忘怀的乡愁,着实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在漯河,余飞既是伯乐,也是千里马。无论是其创作的戏剧,还是小说、散文、诗歌,都离不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养育了他、滋润了他,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他也没有忘记这份养育之情。他用手中的笔,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将他对故乡的热爱与回馈,尽情地在这块土地上挥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