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文联网-漯河文艺网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文章

戏里风骨 山水精神 ——李伯良先生印象记

2020-4-2 15:40|查看: 2862|评论: 0

摘要: 戏里风骨 山水精神 ——李伯良先生印象记

戏里风骨 山水精神

——李伯良先生印象记 

鲁锁印

·李伯良简介·

    李伯良,男,1940年生,漯河人,著名剧作家、舞美设计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从事编剧、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四十余年。其画作以国画山水为主,以巨幅见长,曾经多次在省及行业画展中获大奖。因其在舞美设计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荣获“河南十大舞美设计师”美誉。同时,他的多部戏剧作品均由省、地市级专业剧团演出并被出版发行,还被省及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放。其代表作大戏《岗九醒酒》曾获中国电视剧“金鹰奖”银奖;《辞京赋》获河南省优秀剧本二等奖;小戏《接金妹》获省级大赛一等奖;其成就载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和《中国豫剧大辞典》。近年来,他又创作了大型史诗歌舞剧《沙澧沧桑千古情》和戏剧《陆游与唐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沙河颂》


朋友吕君,素敬仰三闾大夫风骨,尤喜《橘颂》之高洁。曾问我,如果把《橘颂》画成一幅画,谁画得比较好?我对漯河美术界了解不深,不敢妄下定论,正欲穷索间,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名字:李伯良。

李伯良不是漯河名气最大的画家,但我自认为他是可以画好《橘颂》的,因为他把自己的心血都浸淫在他一生都在从事的文化艺术事业里了。我将此想法转告李伯良先生之后,先生欣然应允。

仿古山水作品 之一

吕君也是追求特立独行之意趣,又担心表现屈子的作品会落入踽踽茕茕、悲悯孤傲的套路,我便特意约先生与吕君见面进行一次交流。月余后,先生告知我作品已完成,不知是否中托付者之意云云。我专程到先生家中将作品取回,并委人裱过装成一轴后送给友人过目。吕君一眼看过便慨然叹曰:“真是用心之作呀!”

此一语,道出李伯良先生的行艺作风:凡事用心!


一幅画、一剧本

成就一对忘年之交

我与李伯良先生神交已久,但相识较晚。1986年行政区划漯河成为地级市后,先生负责先期筹备组建戏剧工作室,后就职于市群众艺术馆并担任馆长。区划来漯干部安居于沙北行政区后,我恰与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效忠成了邻居。邻里相处和谐友善,间或有一些聊天的机会,张效忠夫妇时常会提起李伯良,多是对他人品和艺德的赞许之言。从那时起,李伯良这个名字就深深嵌入了我的记忆之中。

2007年我调往市文化局工作时,先生已退休多年,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谋面。真正与先生见面并熟识,结缘于一幅画和一剧本。

大概是2010年秋季,我到市区一家画廊办事,在二楼向外走时,迎面一幅山水画吸引了我。画轴虽挂在不起眼处,然其高峻清秀、拙朴古意的风貌大有清初娄东派的气蕴。我不由上前仔细观赏,落款竟是竹扉堂主人李伯良。

不久后的一天,我和市群艺馆的同事闲聊,提到李伯良老师的画风,群艺馆诸同志皆流露出对老馆长的关怀敬重之情。时任馆长张瑞琴问我:“李老师有一新近剧作《辞京赋》,正想向我市许慎文化界人士征求意见,想不想先睹为快?”我那时正负责筹建许慎文化园,对许慎生平事迹有所学习。张瑞琴将《辞京赋》转发给我后,我一口气把剧本读完,不仅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吸引,深深叹服于其语言的隽永,还为其塑造的清廉刚正的许老夫子的艺术形象所感动。我觉得该剧堪称我市建省辖市以来颂扬许慎精神的精品力作。

一幅画、一剧本,使我心生拜访先生亲聆教诲的念头。后来,经朋友邀约,我拜见了伯良先生,对先生的第一印象即儒雅温润。那时候,先生已年逾七旬,但交谈中仍才思敏捷、清雅健谈、稳重不拘、诙谐幽默。我们谈到他的画和他的剧作,兴致渐浓,遂为忘年交。

仿古山水作品 《山居图》


不张扬、不炫耀

始终遵循艺术规律

伯良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幼学文,阅读四书五经之余,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持广泛浏览前人作品,苦练传统基本技法。其父亲曾经营一家中药铺,熟稔书文典籍,藏书颇丰,家境也颇为殷实,李伯良常跟父母到戏院看戏。

李伯良曾说:“这人呀,从事什么事业,不是偶然的,是有因缘的。要听得多、看得多,有积累、有生活。”小时候,父母亲均是戏迷,母亲经常背着他看戏。那时候,漯河不但有“五班” “四街”等戏班活跃,而且有个京剧团就在他家不远处,每天都换戏。大概四五岁时,他第一次看有电光布景的《白蛇传》,演出时每场都换布景,尤其是白蛇的洞,一层层很有层次感,趴在洞口能看到坐在最里面的白蛇。因为没有见过,所以他觉得特别新鲜,回到家后,他就拿家里不用的药盒子自己设计,画画、摆摆,再用罩子灯当电光,整天整夜钻研,大小比例、颜色灯光竟然都很协调,父母亲看后,简直不敢相信他能凭着记忆弄出来如此光怪陆离的东西。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对舞美、布景产生了极大兴趣。听得多、看得多了,他掌握了很多戏的唱词、曲调,为他日后从事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湖山清峙》

命运常常会跟人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1958年,18岁的李伯良已经能画得一手好画了,便被临时抽到省会郑州去布置漯河市的农业展览。也许是因为他在设计、绘画和布展中展现出来的天赋受到了专家的青睐,布展期间,他被推荐去北京参与人民大会堂的装饰工作。假如他那时真的去了北京,也许此时我们见到的李伯良,就不是只在漯河默默奉献一生的他了。就在他准备赴京的前夜,漯河剧团以安排正式工作的优厚条件向他发出了召唤。他当然没有在这种诱惑下免俗。他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正急缺舞美设计的漯河市豫剧团。从此,他与戏剧、舞美工作结下了终生不解的缘分。后来,郾漯剧团分家,他随部分演职人员一起来到了郾城,并经历了由豫剧改为曲剧的一段历程。其间,李伯良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曲剧团的台柱子寇桂梅相识相爱并结成神仙眷侣。相濡以沫几十年,夫妻俩忠贞不渝、携手互助,双双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成为漯河戏曲界一段佳话。

在以后的五十余年里,李伯良先后担任过郾城县(现郾城区)曲剧团团长、文化馆馆长、许昌地区越调剧团团长和漯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从未离开过文艺战线。他热爱文化工作,在各个岗位都兢兢业业、勤奋耕耘,并成绩斐然,受到领导的信任、同仁的敬重和广大群众的喜爱。他半生沉醉于舞美设计,为无数场戏剧演出精心绘制舞台场景。或恢宏或绚丽的奇妙艺术构思,成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形式,他因此获得“河南省十大舞美设计师”的荣誉称号。他业余创作的美术作品也多次在省内外美术展览中斩获大奖。

仿古山水作品 之二

伯良先生除了终生从事的舞美设计工作外,还倾心戏曲创作。几乎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同时,他创作出小戏曲《赶集》,参加了原许昌地区的文艺会演,后又由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排演,毛爱莲亲自挂帅担纲出演,并参加了河南省建国30周年文艺调演。作品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成为当时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引起热议的不只是戏本身,还有戏中涉及的关于搞活市场经济的敏感话题。他在戏中写了市管会工作人员在集市上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把一个卖自己所编竹篮的农民逼得发出了“俺农民想花俩钱咋恁作难”的泣血哀号,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该剧辛辣讽刺市场管理活动中的旧观念和积弊,产生了轰动效应,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其植根于深厚生活体验和强烈使命感基础上的惊人之笔,却实实在在地为市场管理改革吹响了冲锋号,为旺盛生长的市场经济吹送了和暖的春风。这个小戏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境界可见一斑。这个戏后来被评为建国三十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奖,接下来电台为其录音、剧本被发表,还有大学把该剧本列入教材等。那时的李伯良,在河南戏剧界可谓如日中天。

1983年,李伯良又创作出了现代戏《岗九醒酒》。该剧由原许昌地区豫剧团立上舞台,数十年唱遍中原大地,成为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河南省电视台根据此剧改编的同名戏曲电视剧,录制播出后,又荣获了全国电视金鹰大奖。

在我接触的漯河文化界人士中,但凡提到伯良先生,无不肃然起敬。先生忠诚艺术,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敏锐观察生活,用心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实践中寻找创作灵感,从不投机取巧。这是他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的最核心的决定因素。

退休之后,伯良先生一如既往地关注地方文化建设。为了创作《辞京赋》,他认真研读许慎文化的大量文献,并通过阅读《后汉书》等典籍掌握了汉代官吏制度、社会风情及人物关系等丰富的资料。作品塑造的字圣形象可亲可敬、丰满真切,突出颂扬了许慎不事权贵、坚持真理、忠笃求实的精神品格。这个戏剧情合理,构思巧妙,行当齐全,将中国戏曲的特点运用得淋漓尽致,在河南省新剧本评选中名列前茅。尽管如此,先生对剧本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地征集意见、反复打磨。相信这出戏立上舞台后,一定能传唱沙澧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再增殊荣。

艺术往往会成为艺术家青春的保鲜剂。即将步入八秩之年的伯良先生,依旧钟情年轻时最喜爱的国画创作,一以贯之地把自己的创作方向定为传统山水领域,以明清绘画大师王时敏、王翚、王原祁为师,辛勤揣摩古人技法,领悟传统绘画精髓,师古而不泥古,吸收借鉴了近现代名家的创作体验,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艺术感知力、提高了作品境界。他的画作不张扬技术、不炫耀智慧,展现的是对大千世界至善至真至美的体验,被熟悉的人们称为“纯粹的文人画”。他本人总是谦逊而淡然地说:“画画只是我老来自娱的方式而已。”

2011年夏日,先生赠我一幅拟明人画意山水,成为我爱不释手的瑰宝。每年新春我都要展挂于厅堂反复品赏。满四尺的画作布局严整、气氛氤氲,高山巍峨、流泉清冽、森林茂盛,飞瀑、栈桥隐现其间,山道上有书生独行,草庐中有贤儒静坐。凝神观之,可闻松涛阵阵、溪水淙淙,似乎还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敦厚闲逸、宁静清安之身心状态跃然浮现。这何尝不是先生一生的道德追求呢?


德不孤、必有邻

长者风范激励后学

近几年,我常与朋友相约去看望伯良先生,每次他都会置上几个小菜请来客小酌几杯。先生年事已高,不宜大饮,但他喜欢看晚辈们畅饮。这也是学生们喜爱他的缘故之一。先生平易近人,不以年高而恃强,不以德崇而自傲,常常以谦逊和蔼的态度勉励年轻的文化工作者。交往中,我们也曾讨论漯河文化界的一些人和事,伯良老师都充满理解和宽容,肯定成就,鼓励进步,指出缺憾,从不以权威自居,从不贬低同行、指责后学。他舒缓的语调和宽厚谦虚的心境常常使我感动。听朋友介绍,伯良先生的一生饱经磨难,经受了幼年丧母、中年失子、老年丧妻的人生至苦,还在特定的时期遭人检举,被扣上过“现行反革命”的帽子,但他很少主动谈起过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偶尔言及也是一语带过。说起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原因,他既无怨恨的语气也未见恼怒之神情,豁达的胸襟、平和的心态令晚辈们由衷地生出无限钦佩之情。

《江山争秀图》


伯良先生有学者风范,对待文化是一个喜欢“较真儿”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对文化的坚守与自信,对任何一项工作都抱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形势下,李伯良多次被扣帽子、打棍子。在一次批判大会上,造反的红卫兵跳上主席台,大批“反革命分子”李伯良态度顽固,把“狡猾”二字错读为“咬骨”。被捆绑着接受批判的李伯良忍不住抬起头来,虔诚而认真地提醒斗志正旺的批判者:“那两个字可能是‘狡猾’吧?”引起批判会现场一阵讪笑,批斗会也因此演变成一出没有结局的闹剧。这一段真实的故事被传为坊间笑谈,让我们对先生的认真和睿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伯良先生生于1940年,已将近耄耋之寿,然而他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至今保持着健硕的精神、饱满的激情和昂扬向上的活力。他写的戏里有他的风骨,他画的画里有他的精神。而这样的风骨和精神,正影响和带动着后学者在德艺双馨的旗帜下不断进步,为沙澧之滨的文艺百花园增添新的色彩。

在伯良先生简陋的居室中,挂了当代书法家张富君草书的一幅书法作品,上书“德不孤,必有邻”。我想,这就是对李伯良先生人生阅历和精神品格的最好注解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