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文联网-漯河文艺网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文章

凌厉奇崛 浑朴苍郁——张富君的书画艺术之路

2020-4-2 16:50|查看: 7010|评论: 0

摘要: 凌厉奇崛 浑朴苍郁——张富君的书画艺术之路。

凌厉奇崛 浑朴苍郁——张富君的书画艺术之路

左素莉

·张富君简介·

张富君,1960年12月出生于源汇区阴阳赵乡和庄村(现西城区阴阳赵镇),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研究员,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第二、三、四、五、六届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六届草书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市书画院院长,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美术作品《侗岭即景》获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全国中国画精品大展”优秀奖;美术作品《不觉人在仙境处》获“全国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特别金奖等;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三、四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并获最高奖等。

《旭日喷薄》

峰峦凝重,饮下酝酿了千年的茫然。清风拂过,阅读镌刻在山石上的沧桑。一泓清泉在山间漫步,拾起遗落的岁月。草木含情,挥洒着一抹抹黛青,低吟着未来和远方……

如此沉郁冷峻!如此浑朴苍茫!

这就是张富君笔下的山水。心中藏有多少丘壑,笔端凝聚多少深情,才能在宣纸上铺展出这般苍郁唯美的千山万水!

行草恣意,隶书苍厚,张富君的书法是他构筑的写意山水,灵动清妙,气象万千。

走进张富君的山水世界,就不想再走出来……

张富君美术、书法创作硕果累累:他的美术、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大展中获奖。他曾应邀赴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埃及等举办个人书画展及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他的书画作品屡屡在中国太平洋、中国广州嘉德、广州皇玛、广州华艺国际、北京保利、上海中天、河南汇丰、河南中原、河南鸿远等多家拍卖公司拍出佳绩,受到海内外收藏界的青睐和追捧。

清澈的沙澧河从源汇区穿过,滋养着这片土地,春夏柳绿,秋冬水明,地灵人杰,名士辈出,自宋代就孕育了画家王谷、陈用智等。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张富君独特的艺术灵气和潜质,他以挚爱和坚韧,孜孜以求地耕耘在书画艺术天地里,让山水、书法默默凝聚,众彩纷呈。

“我从小就喜欢书法和绘画,看到好看的字就想临摹,看到什么东西都想画下来,因为临得像、画得像,受到不少人夸奖,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张富君说。张富君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年幼时物质极度匮乏,他买不起练字的纸张,就挨个向村里生产队的记工员央求,让他们把用过的记工本留给他当练字本。最初练字,他临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临摹《芥子园画谱》,白天上学,晚上练到深夜,一天不练习,他就觉得少些什么。有天赋、悟性高加上勤奋,张富君的书画技艺日益精进。

《隶书作品(愿持山作寿,常与鹤为群)》

高中毕业后,张富君到乡拖拉机站开拖拉机,每月工资不到三十元,还不够支付家里的开销,但他还是坚持订阅了《美术》杂志,如痴如醉地啃读研习。因为擅长绘画,乡电影院让他从事美工工作,专画巨幅电影宣传画和海报,他画的第一幅电影宣传画就把电影院的领导镇住了,领导非常高兴,称赞他是难得的人才。张富君把这份工作作为提升绘画水平的平台,并乐在其中。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因为书法、绘画极具功力,他在县里举办的书画展览中崭露头角。1984年,张富君被调入郾城文化馆工作。1985年,张富君又到河南省书法函授院行草专业班学习。在毕业比赛中,他的临帖作品、书法作品、书法理论论文均荣获一等奖。1987年,他在河南书法函授院研究生班学习,师从张海老师,研究书法创作及书法理论;同年,他的隶书作品入选“中南五省青年书法联展”,时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张海非常赏识张富君的才华,把他借调到省书法家协会工作,担任《书法指南报》主编,并担任河南书法函授院行草专业班教师。“那是我人生中最宁静、最充实的一段时光,环境的耳濡目染,专家的指点迷津,有时一句话就胜过自己摸索很长时间。”回忆过往,张富君不无感慨地说。省书法家协会专家云集,学术研讨风气浓厚,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他心无旁骛,捱更扺夜,专注学习、创作,特别是在张海的指导下,他的书法理论素养日益深厚,书法创作水平飞速提升。他曾一个半月连续六次到北京领奖,被称为“获奖专业户”。

1990年年初,张富君回到家乡工作,在书画艺术之路上继续求索。

《草书作品(朱煮:观书有感)》

绵延800里的太行山群峰竞秀,绝壁对峙,云遮雾绕,碧水长流,深山大峡谷就有六处,因浑朴险峻成为很多画家写生的首选之地,张富君就曾数次到太行山写生,专找奇险陡峻、常人难以涉足之处。太行山的最高峰王莽岭,海拔1700余米,可看云海、赏奇峰、观日出、听松涛,瀑布如同玉带垂下,溅起万千水花。当代诗坛领袖李锐称赞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张富君曾多次登上王莽岭写生,欣赏太行奇观,以山风洗涤心灵,以秀色铺染情怀,将太行的灵魂藏在笔墨中。国画家要以造化为师,张富君每年都要深入名山大川写生,他的国画作品充满了生命张力和磅礴之气。

中国传统国画发展至元清时代,达到了水墨技法的高峰,近代出现了以黄宾虹为代表的将传统笔墨技法发挥到极致的山水画大家。在黄宾虹的作品中,无论山川瀑布、云烟飞霞、苍茫原野,皆以凝重老练笔法和磅礴气势绘成。张富君主要临摹黄宾虹、石涛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初,又得到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黄胄亲授。他承袭了黄宾虹浑厚华滋、率意天成之妙,石涛豁达恣肆之奇及李可染腴润苍劲、气舒势逼之神,吸收了倪云林等元清时期文人画派清淡水墨技法的养分,追求凝重老辣、生涩奇崛之笔墨及沉厚苍郁、冷峻古奥之意象。由于多年精研书法,张富君的作品笔墨精炼老辣,用笔入木三分,营造出深沉独到哲理般的画境。

《中流砥柱》

从张富君笔下的崇山峻岭、茫茫原野、泉水激流、郁郁草木中,可追寻到黄宾虹、石涛传统笔墨的踪迹,但他又不拘泥于古人,继承和发展了黄宾虹“自然就是法”“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之心”“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等美学思想,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自然中发现自我,在笔墨中陶冶情趣。他牢牢把握中国山水画的特质,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并赋予传统笔墨新的品质和意蕴。他根据心中意想,用率意的笔线勾勒点铺,笔笔生发,看似随意的点线,最终被统率到整体形象结构中来,达到“万笔归一”的效果,同时将内心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凝聚到笔墨中,并赋予哲理和意境。他的作品《苍颜太行图》等,通过沉郁凌厉的用笔、率直而老辣的笔墨变化,充分展现了祖国山川的蓬勃气派。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正路,贯穿于研习书法的全过程。研习者要静下心来,回归传统,吃透传统,使传统烂熟于心,了解到传统好在哪、妙在哪,从传统碑帖中汲取营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正如国画大师李可染说的那样——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谈到研习书法,张富君一再强调继承传统的重要性。

草书作品《青玉案·元夕》

张富君从孩提时习练书法,打下坚实的童子功。他初习唐代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楷书;稍长,陶醉于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及宋代米芾、明代文徵明等的楷、行、草诸体,精研其理法;后又临摹晋代陆机《平复帖》、唐代孙过庭《书谱》,上溯秦汉,下及明清,受张旭、怀素、王铎狂草大草浸润,修众家之长,渐成气象。而他的恩师张海的书法成就,成为奠定张富君书风、书体、书格基本面貌的精神圭臬。

书法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习书法,既要修炼“字内功”,又要修炼“字外功”。“字内功”就是要读帖、临帖,弄通弄懂经典;“字外功”是书法之外的修炼,如研究文学、美术、音乐等。多年来,由于着力修炼“字外功”,张富君的书法里有文学的结构、绘画的构图、音乐的节奏。他在书法创作中借鉴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让人感受到时空的交错变幻。张富君认为,书法是技法性很强的艺术,但书法的本质是表现生命的,是人心灵的外化,要想赋予书法情感和神韵,除去读书,别无他途。

张富君书擅六体,尤以行草、隶书见长,用笔、结体别开生面,处处显示“二王”的灵动、俊秀,米体的刚劲,颜体的雄浑,柳体的方正,怀体的神韵,刚柔相济,动静和谐,欹正顾盼,一气贯通,笔意蕴藉,墨气苍古,灵动超拔,雅致凝重,或如云在游移,风行水上;或如惊鸿穿越时空,游龙划过天际;或如刀光剑影,兰气升腾……展现出中国传统书法的美学质感和艺术魅力。

张富君用热爱与执著走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书画艺术之路。2017年,张富君卸任市文联主席职务。退休后,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书画创作上,外出写生、研读书籍、临摹名作、切磋交流、创作新作。他说:“书画艺术是我的挚爱,她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美好。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创作出优秀的书画作品,并在时间的长河冲刷下也能存留下来,成为闪闪发光的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 

《白云怡意,清泉洗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